关于实验室
实验室简介
  • 中国科学院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英文缩写EPP)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实验室前身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我国地磁学和电离层奠基人桂质廷、陈宗器等老一辈地球物理学家发起建立的我国最早的电离层和地磁观测站。
    50年代末,我国地球物理学奠基人赵九章先生倡导和创建了空间科学和探测;
    60年代,地震学先驱傅承义先生建立了核爆地震监测研究室,大力发展地震波传播理论应用;
    90年代末,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建立我国第一个地球深部研究的专门研究室,致力于地球深部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动力学;
  • 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拥有一流的流动地震观测台阵、古地磁学、分子模拟、比较行星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地球深部实验研究队伍和平台,并在国内本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2008年依托地球深部研究室和实验室申请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地球深部研究重点实验室”,获得中国科学院批准,翌年在中国科学院地学领域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评为“优秀”。以地基观测台网(包括漠河、北京、武汉、三亚等观测站及南北两极观测站)为支撑平台的“电离层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研究,是国内外电离层研究领域的知名团队;
    2013年申请建立了“中国科学院电离层环境重点实验室”。根据地球科学向地球系统科学和比较行星学的重要发展趋势,瞄准地球起源与演化的重大科学问题;
    2014年中国科学院批准整合这两个重点实验室,建立了“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凝聚了地震学、地磁与古地磁学、电离层物理、磁层物理、高层大气物理、行星物理、计算模拟等地球物理学研究力量,以及地球化学、比较行星学、矿物物理学等多学科研究力量,是一支有极具特色和实力的地球与行星物理研究队伍,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伙伴计划创新团队1个。杰出人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中国青年科学家地球科学提名奖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2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傅承义奖”和“赵九章奖”获得者5人。20多人次担任国际学术组织和国内专业学会职务。
实验室拥有国际水平的观测和实验模拟平台,包括:我国第一台(目前唯一)NanoSIMS 50L型纳米离子探针实验室,建立了该仪器的一系列分析方法,实现了纳米尺度同位素分析;由400多套宽频地震计组成的流动台阵实验室,具备大规模、高质量和高精度地震学野外能力,已在我国华北、特提斯和青藏高原等地震观测中作出突出贡献;先进的古地磁学和年代学研究平台,国内首次将古地磁与年代学紧密结合,大大提升了地球动力学研究能力;高性能计算模拟平台,运算能力达到每秒50万亿次;先进的金刚石压砧高温高压实验及配套的聚焦离子束微观分析平台;稀有气体分析平台,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真空低本底的稀有气体提纯系统,国内首次实现了单颗粒测量;综合的、全球尺度的地磁-电离层观测网,建成了三亚VHF雷达观测网,不仅填补了我国低纬电离层雷达探测空白,由于其探测新模式的开发,获得国际低纬电离层和低纬雷达综合探测组网组织的肯定;新近成立的冷湖行星地质观测中心立足于瞄准太阳系行星的典型光学辐射源观测,尤其聚焦在地质活动所导致的环境变化,从而对行星的地质与空间多圈层耦合过程作出特色的研究成果。
组织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
  • 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主任

    林巍(主持工作)

    实验室副主任

    李娟 乐新安

    实验室秘书

    哈娜 肖福辉 周灿芬

  • 学科组

    地球与行星磁场及宜居性

    地球与行星电离层

    行星物理学

    地震学

    地球-行星内部结构与过程

    比较行星学

    地球与行星高层大气

    行星资源利用与探测
  • 研究实验平台

    空间环境野外观测平台

    流动地震台阵探测

    冷湖行星地质观测中心

    纳米粒子探针分析

    古地磁与年代学研究平台

    稀有气体实验研究平台

    高温高压实验模拟平台

    电子显微镜观测平台

    高性能计算模拟平台

    冰物理实验室

  • 学术委员会

    第二届学术委员会

    第二届顾问委员会

实验室主任

林巍(主持工作)

博士、研究员


林巍,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地球生物学与天体生物学研究,在感磁微生物的多样性及起源演化、类地外极端环境生命、临近空间生物学、地外生命探索等领域开展了较系统的工作。在Nature Astronomy、PNAS、NSR、ISME Journal、Astrobiology、JGR-Planets、《科学通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担任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科学研究专家委员会秘书组副秘书长(2021至今)、中国微生物学会地质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17-2026)、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环境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17-2025)、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理事会理事(2019-2023)等。任Microbiological Research(2014-2022)、《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2027)、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strobiology(2023-2025)等期刊编委。荣获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2014)、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2019)、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2019)、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突出贡献者”(2022)等。


李娟、乐新安

实验室副主任、博士、研究员



李娟,女,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致力于行星地球的深部结构和动力学过程研究,包括地幔转换带速度结构,下地幔散射体和核幔边界小尺度结构探测,俯冲过程和地幔间断面的相互作用及俯冲动力学过程,行星震活动探测以及中深源地震特性和发生机理等研究。发表科技论文60余篇。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2014年度“傅承义青年科技奖”;2013年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2年获中科院王宽诚教育基金会“优秀女科学家专项奖”。《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Solid Earth Sciences》、《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编委。热爱科普事业,传播科学精神,曾担任 “科学队长”,受邀为格致论道(SELF)及SELF-Kids做报告,获得中国科学院网络科普联盟“科普启明星”称号。2023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乐新安,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组部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曾在美国大气研究中心工作七年,围绕GNSS掩星技术开展过系统研究。目前从事非相干散射雷达探测技术、电离层数值模拟、电离层数据同化等相关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主发展了基于稀疏矩阵的高效卡尔曼滤波电离层数据同化算法, 领导建设完成了世界首套相控阵体制的三站式非相干散射雷达——三亚非相干散射雷达三站式系统。在Nature Astronomy、GRL、JGR等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引用4000多次。主持了大科学装置——子午工程的关键设备研制、先导B项目、中科院青年团队骨干等课题。担任研究所非相干散射雷达实验室主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Space Weather的Associate Editor、《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和《地球物理学报》编委。荣获2022年度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年度第四届全球华人空间天气青年创新奖。


学术委员会
  • 第二届学术委员会
    主任:
    王赤
    副主任:
    徐义刚、潘永信
    委员:
    周忠和、窦贤康、孙和平、张荣桥、李春来、倪四道、张可可、张铁龙、傅绥燕、张毅刚、曹晋滨、林杨挺、刘立波、魏 勇
  • 第二届顾问委员会
    主任:
    王水
    委员:
    朱日祥、杨元喜、武向平、陈顒、石耀霖、涂传诒、金振民、魏奉思、姚振兴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编:100029
电话:010-82998001
传真:010-62010846